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信息科技>成果信息> 详细内容

信息技术学习与考试探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如何学习与考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没有学习的考试和没有考试的学习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高中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更是如此。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明确考试内容它能够增强学习的源动力,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了考试的学习才会更有效。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只有通过深入刻苦的学习,才能有良好的考试结果。但是考试不是检测学习唯一手段,还有实践应用等检测手段。因此应当把学习看成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手段,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否则会造成考什么学什么,学习就会片面,而不全面,那就是应试教育了。因此学习和考试应当辩证的去看,用考试增加学习动力,学习不把考试作为唯一目的。要全面主动的去学习,取得良好的考试效果。
  一、信息技术的学习形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似乎已经成了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既然如此,它就应当和其它学科一种占有同样的地位,其中最能体现的就是进行考试。而这门课考与不考,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一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考与不考关系不大,反正内容不多,不用下多大功夫。这部分学生基本上上课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考试成绩也还较为理想,有的感兴趣的学生,还能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的考试似乎占用了其它所谓主科的时间,没必要考试。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全凭自己的兴趣,想学便学,不想学时便混过去,就看所学的是什么内容了。我们江苏有的地区现在初中实行了会考,这样更有利于初中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比较规范了,能保证一周正常两课,有了必修和选修。有会考这道门槛,学生上课学起来比初中要认真了,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有序的进行。高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层面也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同样是WORD但是掌握了难度大了,能写点小程序和做FLASH动画,考试前有系统的软件进行练习。但是因为是会考科目,学校领导在考试前后及过程中都不怎么重视,好像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考试,考试完也没怎么过问。从他们来看,这门课最好是别考,因为会影响其他科的复习时间(信息技术先考)。当然,迫于一种完成任务和遵守规定的无奈,既然要考也只好认了。况且,当考试成绩好时,领导们不过问,一旦考差了,他们受了上级的批评,就会找教师们的麻烦,这样一来,让信息技术教师处于一种不伦不类十分尴尬的地位。
  二、信息技术从机考到笔试转变的优点
  近今年来有的省市开始从机考转为笔试,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机考的系统缺陷:
  a、题库更新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更新太慢就会使评价失去公平性,助长应试教育的不良之风。b、评分虽然有了公评性,但是却失去了灵活性,使答案过分的程式化。c、系统要求也较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高d、学业水平考试和日常的评价有很大的出入,包括内容的和形式的。
  2、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原来不适合机试的内容可能很适合笔试,如计算机安全方面,机试只能出个简单的选择题,而笔试可以出个大题目;再如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也可以在这个问题出个大题目;甚至可以出一些学生从未见过的某个软件的使用,当然这个软件的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与学过的软件有相近之处。
  3、题型变化
  机试只有两种大的题型,即选择题和操作题,而笔试则要采用更多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简答题等等。
  总之,笔试题可以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但可以问学生怎么做,而且还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纠正等,而学生完成这些题目的基本能力正是我们要培养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从会考到高考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以实践为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会考有了几年的时间了,大家对信息技术会考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如何复习和考试老师和学生都能心中有数,因为是会考所以要求并不高,和其他科目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信息技术会考只要合格就可以,这样并不能体现学生在高中阶段信息的素养。一旦会考结束了,课也停了,信息技术老师也成了打杂的人员。为了体现学科地位,很多人提出来要信息技术纳入高考。
  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来看:1、如果不纳入高考,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不会重视。授课老师倍感失落。学校领导不予重视。社会地位不言而喻。如此,该学科要求贯彻的信息素养培养,在不被重视的氛围中,我们所期望贯彻的教学意图,如何真正的贯彻? 纳入了高考,老师和学生的负担都会加重。有可能有陷入为分数而学习的状态。信息素养的培养的可能又落入空谈。会类似其他高考科目的状态。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会认为信息技术参加高考,操作部分还是很简单的。理论部分可能对部分学生会有一些困难。他们觉得拿分还是很容易的。绝大部分学生会比较赞同。3、从我们教师的立场,我觉得加不加入都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按照目前学科内容的要求,我们老师如果认认真真按照课标和专家的要求都必修提高课程的难度和平时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在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上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这样的辛苦如果没有高考作一阶段评价,领导、社会如何来确认你的劳动呢?或者专家能根据我们反映的情况做出一个符合国情的评价系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辛勤劳作做一“总结“。 加入,反而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减少我们的实施难度,因为什么?学生重视了!主体重视了,主导的效果就会更明显,信息技术学科就能更好贯彻和实施,课程的理念才会更好的体现。教学的效果才会更为扎实。由于目前还有一些如设备、技术方面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对信息技术考试不公平或考核不全面的情况,这也是目前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研究和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我们的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指日可待了。
  为了信息技术课的发展,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想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最终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比起预先的结果,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他们要求把这门课好好的开展起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重视这门课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为了检测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唯一的途径就是考试。既然考试,就有一定的标准(暂不说怎么制定这个标准),有了标准,还能自由发挥学生的各项能力吗?还不是围着考试转,这和信息技术教师们的忧虑是一致的。如此这般,考试必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弊端。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不管学生在什么阶段的学习,以及考还是不考,最主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自己更大的努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