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历史>资料信息> 详细内容

历史上重大改革材料题回眸练习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二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材料题回眸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3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5分)

 

 

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近代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来源:中学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四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来源:中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3分)

 

 

2)材料二中的“许多潜在的盟友”是指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俄、日两国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2分)

 

 

4下列材料是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3分)

 

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结合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2分)

 

 

3)材料四分析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5分)

 

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3分)

 

 

6【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3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王安石

材料二  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司马光:善理财之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这样的话,百姓困穷,变成盗贼,难道对国家有好处吗?

    王安石:这可不是善理财。善理财的人,能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

材料三  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实(中)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饮冰室合集》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对理财问题争论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5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材料三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3)

 

 

8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请回答: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4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商鞅治国思想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2分)

 

 

9 材料一  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

──

20080423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三  1871年10月16,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20080423

                                                              ──《日本政治史》

材料四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1)材料一、二在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如材料四所说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4)

 

 

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分)

 

 

10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    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3)

 

 

11、【材料一】(1873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列举所学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6)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4)

 

 

 

12、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1310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9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商船云集日本港

 

 

图三  1871年日本使节团出访欧美    图四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修约谈判

请回答1)图一、图二事件对日本政治、经挤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2)图三中日本政府大型使节团的出访对其改革有何作用?指出图四谈判的最终结果。(4  分)

 

 

 

3)图四与图一相比,你有什么启示?(2分)

 

 

14材料一  ()(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

1、(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1分)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1分)

2)依据:

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1分)

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2分)

3)主要表现:

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1分)

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1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

4)启示: 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2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2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1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2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

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3分)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3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巩固沙皇统治的需要。(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2)倒幕派等主张学习西方的维新人士(或:在同西方经济、文化接触中的获益者,1分)。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3)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度。(1分)

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1分)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要有选择性学习外来文明。(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若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4、(1)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3分)

2)(任意回答一例史实,即可,2分)

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材料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3原因: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1分)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1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

4)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答出一点即可,如果学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1分)

5、(10分)(1)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1分)人身自由。(1分)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分);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1分)

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3分)

3)实质:所有制变革(或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1分)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2分)

6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3分);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1分)

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2分)。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1分)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3分)

7、(1冗官、冗兵、冗费。(2分)

2实质是要不要变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5分)

3梁启超的观点是合理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有用人不当和危害百姓的现象,但不可否认他的改革变法的勇气与精神,也需要看到所取得的一定的效果。(3)

8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2分)

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分)

2)思想:以法治国(1分)

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1分)

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分)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1分)

3)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91)变化:由排斥到引进(学习)(1分)

2)目的: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1分)学习欧美先进制度;(1分)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1分)富国强兵。(1分)

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2)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

4)启示: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1分)

10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2)

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1)

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

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2)

4)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1)

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1)

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1)

11、(1)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2分)日本政府进行明治维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    君主立宪政体。(4分)

2)国力疲惫,人心浮薄。(2分)学习西方本末倒置,浮于表面不及本质。(2分)

12、答:(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3分)

131)政治上:使日本主权丧失成为半殖民地;加剧幕府统治的危机激化阶级矛盾。(2分)经济上:进一步瓦解了日本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2分)。

2)作用:进一步认识日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2分)结果: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2分)

3)启示:改革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国家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每点1分,共2分)

14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6)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2)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

 

 

 

 

 

分享到:
【打印正文】